NS334 为镍 - 铬 - 钼 - 钨系镍基耐蚀合金,在其奥氏体基体中可以固溶多种合金元素,具有良好的耐蚀性,可以抑制无机酸、氯气、湿氯和氧化性氯化物、甲酸、醋酸、海水等腐蚀介质的侵蚀。同时NS334 突破传统耐蚀合金焊后需要热处理的技术壁垒,简化了焊接工艺。因其优异的耐蚀性及良好的焊接性,NS334 主要加工成板材、锻棒、螺栓、焊材等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、石 油、核 工 业 等 领域。
目前, 应用范围较广的 316L 不锈钢、GH625 及NS334 合金 3 种耐蚀合金在 50 ℃的 10 %FeC13 中的腐蚀速率见表 。镍基耐蚀合金 NS334 的耐蚀等级为 3 级, 属于很耐蚀的不锈钢, 且明显优于其它2 种耐蚀合金 。
NS334 合金在成分上具有低碳、低硅 、高钼和高铬的特点, 对合金的冶炼要求非常严格, 同时由于钨、铁等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热加工成型十分困难 。铬是一种抗氧化元素, 可使镍在氧化条件下( 如HNO3 、HC1O4中) 的抗蚀能力及耐热腐蚀性能显著提高。钼和钨显著提高镍的抗蚀性, 随钼的增加, 镍铬合金在 H2 SO4 , HCl, H3PO4 等还原性酸中 、HF气氛中以及在 FeCl3 溶液中的耐孔蚀性能均显著提高。在镍合金中同时加入铬 、钼可改善其在氧化性及还原性介质中的耐蚀性 。硅可形成保护性的富硅氧化层, 有利于富铬表面钝化膜的稳定, 改善了合金的耐蚀性。但是, 由于硅强烈促进第 2 相的生成, 使得合金的加工成型变得非常困难, 故硅须保持低水平。碳也须尽可能低, 因为碳化物等第 2 相析出时合金处于敏化状态, 则会严重损伤材料的耐蚀能力;且较低的碳和硅可降低敏化温度区域内析出相的析出速度和析出量,从而显著提高材料抗晶间腐蚀性能 。